你想问的是正常的CO2呈现蓝色,物质的颜色由“离子”和“结构”决定,为什么碱式碳酸铜呈现绿色而不是蓝色呢? 实际上,根据“反应比例”和“作用温度”的不同颜色也略有不同!那么,下面一起了解下碱式碳酸铜为什么是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吧!
碱式碳酸铜又称“铜绿”,是铜锈的主要成分。 化学式为Cu2(oh ) 2CO3,不溶于冷水、乙醇,微溶于碳酸溶液,溶于稀酸、氨水。 热水分解后,褐色氧化物在沸腾的碱金属碳酸盐溶液中析出并沉淀。 对硫化氢不稳定,以孔雀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,通常通过在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获得,方法为:
一.先用铜制取硫酸铜
1、铜、硫酸、混合液可快速制备硫酸铜;
2、用铜、稀硫酸和空气,硫酸亚铁催化时,能快速制备硫酸铜;
3、用铜、稀硫酸和过氧化氢快速制备硫酸铜;
二.硫酸铜与碳酸钠反应制得碱式碳酸铜
1、按体积比v(cuso4) V(Na2CO3)=1:1.2取0.5mol/L碳酸钠溶液和0.5mol/L硫酸铜溶液,同时置于70水浴中恒温。 然后,将两者混合,在70水浴环境下搅拌。 观察到浅蓝色沉淀;
2、调节pH至8.50-8.88,持续搅拌混悬液直至沉淀呈绿色。 此时停止搅拌,静置,待沉淀沉降后进行过滤,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直至不含硫酸根离子(硫酸钠)。 然后,沉淀在烘箱中,在100下干燥,得到绿色的碱性碳酸铜。
另一种方法是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碱式碳酸铜,铜与水、氧、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,铜生锈的时间长,转换效率低。
可见碱式碳酸铜呈蓝色还是绿色根据“反应比例”而不同,或者由“离子浓度”决定。 但是,水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铜,是因为碳酸铜水解程度非常大,碳酸铜遇到水很快就会双重水解为氢氧化铜和碱性碳酸铜的混合物。 沉淀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铜,氢氧化铜是蓝色的,绿色的碱性碳酸铜很少,所以看起来像蓝色。
碱式碳酸铜注:
关于反应比例,找到了一个实验过程,均采集0.5mol/Lcuso4溶液2.0mL。 将CuSO4加入Na2CO3溶液中。 均产生大量气泡,反应激烈。
(1)、Na2CO3为1.0ml。淡绿色结晶,沉淀细腻,产量也少。 与剩下的相比竞争少。
第二次:不生成凝胶,为淡绿色结晶,上层清液为蓝色,量少,与一次相比沉淀颜色基本相同,溶液为淡蓝色,但沉淀多于一次。
(2)、Na2CO3为1.6ml。
一次:淡蓝沉淀,产量大。 放置直径24小时,为原淡蓝白色至青绿色细小沉淀物,为(1)至(4)中产量多。 (1)和(2)的澄清液均呈浅蓝色,(1)更蓝。
第二次:淡蓝白色沉淀,不振动时局部有黑斑,振动消失,沉淀产量大,放置一段时间,沉淀降至底部为浅蓝色细沉淀。 放置24小时仍呈浅蓝色沉淀,产量大,清液略呈蓝色,与首次相比,本次主要呈浅蓝色,未见绿色。 但是,制作的主要是绿色,产量也没有第二次那么多。
(3)、Na2CO3为2.0ml。
一次:生成的沉淀颜色与)2)中生成的沉淀相似,放置一段时间后由蓝色变为绿色细沉淀,产量大。
第二次:投料后立即生成青白色沉淀,下部沉淀黑色量多(未振动前),振动后为灰蓝色沉淀,放置后过渡为细绿色沉淀,产量大。 放置24小时,没有变化。 三次对比不能区分沉淀颜色和溶液颜色,但第二次产量大于其他。
第三次:与上不同,加一次振动不会生成黑色沉淀,而是沉淀在淡蓝白。 放一会儿也不会变色。 放入水浴加热煮沸,很快由淡蓝色变成绿色沉淀。 放置24小时,变化不大。
(4)、Na2CO3溶液为2.6ml
一次:加入CuSO4后立即生成青绿色胶体,中间夹褐色点,径向振动放置,褐色点消失,沉淀为绿色。 与(3)相同,但产量少于(3)。
二次:即凝胶生成,下部为黑色上部为蓝色,振动后呈灰蓝色,产量较大,放置1小时左右后逐渐呈绿色,但带灰色,放置24小时后呈绿色。
三次:来不及振荡为上青下黑沉淀,振荡后灰蓝,产量大。 水浴加热煮沸,变为灰黑沉降。 放置24小时,主要呈灰土色,但略带绿色。
三次比较,一次产量少,颜色比第二次沉淀绿,第二次沉淀量大,但绿色中看不到蓝色; 第三次量很多,但很灰尘。
(5)、Na2CO3溶液为3.8ml
添加CuSO4后立即生成凝胶,上部呈蓝色,下部主要为黑色,放置振动使凝胶转为沉淀,全部为黑色。
以上介绍的就是碱式碳酸铜为什么是绿色而不是蓝色的,如下了解更多,可随时联系我们!
联系我们
电话:吴鸿军 13968165938
传真:0571-63325889
网址:www.basiccoppercarbonate.com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登新区清泉路100号
主营:氧化铜,片状氧化铜,氧化亚铜,活性氧化铜,碱式碳酸铜,无水氯化铜,二水氯化铜,氯化亚铜

